【树上悦读】郑李平词集










PUBLISH

【 定制出版 专业为你 】



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,在传统文学的阆苑里,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。以姹紫嫣红、千姿百态的神韵独树一帜。


词是一种取材广泛、笔法灵活、篇幅短小、情文并茂、境界极高的传统文学样式。


作者郑李平善于在生活中取材,并付诸感情,用心观察,及时把所见所思加以整理,就创作了本书。

出 版

哈尔滨出版社

设 计

树上微出版

书 号

ISBN 978-7-5484-6609-3


SHUSHANGWEI

 关于本书 


《郑李平词集》记录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及情感。南到温州,北到天津,西至九江,东至上海,作者将所遇见的人和事转化为文字。


阅读领略前人文采,化用前人格式,作者通过词这一艺术表现形式,将各个动人场景记录下来。


▲树上微出版实物拍摄

盗图必究


作者满怀对时代高速发展的喜悦之情,十年挑灯,万里笃行,将文字汇成阐述自己浅见的章节,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,达到触动人心的效果。


▶◀

 2022年《郑李平词集》新书出版 

 深受读者喜爱 


图为粉丝读者返图


经过大半年的不懈努力,郑老师与树上微出版携手走完全部出版流程,成功在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此书。


众多粉丝摩拳擦掌,已经迫不及待想一饱眼福,其中有原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宣传部副部长、文体广电局局长,还有小镇上文化用具的老板,当地文化交流馆的会员读者......


▲树上微出版实物拍摄

盗图必究


 树上微出版尊重每一部作品的价值 

 我们专注于出版 发行 销售 

 为作者开辟图书市场新道路 


SHUSHANGWEI

 关于作者 


▶◀


郑李平

安徽省太湖县人,1974年毕业于安乐中学。


初中毕业后从事4年大集体农业生产,参与建设安乐人民公社水电站;

1979年至1980年学习木工;

1981年至1999年串乡做木工;

2000年至2004年北上天津做室内装修,后在合肥、安庆等地从事拆迁工作;

2005年至2015年,成为乡村模工小老板;

2016年起居于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,并供职于江苏省昆山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。



SHUSHANGWEI

 诗词欣赏 

▲树上微出版实物拍摄

盗图必究


画堂春·江浙


我住东湖君住西,十年分散两地,花开江浙谁传递,天为何意。水通南国千里,气贯江城十邑,花落芳华无归期,花比人急。


【题解】


我们十年来分散居住在东湖、西湖两地,居住在东湖畔的人儿看不到居住在西湖畔上的人儿眼前花开的景色,对方亦如此。水通南国三千里,气贯江城十二州,最好水云风景之地。花落芳华无归期,一年又一年,花儿比人还要急。


秋千索·十年语


十年长别十年语。今昆山,人在何处。空对家乡万风情。雁北飞、春正著。浓意吹绿花千树。又东风、月下玉住,粉冷红棉枕寒寒,断肠人、在远域。


【题解】


伊人长别十年,在这十年里有对你说不完的话、道不尽的语。我今在水云昆山,不知道你在何处。如果你在农田里备耕生产的话,我人在远方,也帮不上什么忙,瞎操心而已。但田野里小燕飞翔,百花盛开绿意千里的景象使我浮想联翩,每当夜晚身处春寒的时候,高天明月下,仿佛能看见你一个人是那么单薄,冷床薄被的,可肝肠寸断思念的人在很远的地方。


南柯子·天府千山远


天府千山远,灿国万川沙。含苞欲放冠年华。正是寒窗时候,在天涯。改革开放月,进城已晚霞。霜下堤畔问荷花,不见红杨绿柳,可一家。


【题解】


在晚年进城的时候,才遇到适合自己过一辈子的女人,可惜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曾遇到,远隔千山万水,不能成为眷属。在改革开放的年代,许多农村人进城务工,我们从四面八方,像江中的浪花一样奔腾到一起。我们才是一对适合的人,只是我们再不能回到年轻,我们还能补救吗?


▲树上微出版实物拍摄

盗图必究


一斛珠·锦溪


岁月如歌,三十六桥古镇坐。民间博物馆乡落。宋孝宗临,陈爱妃来过。五保湖畔建水冢,凭吊风流人物多。古今情景一长河。走进锦溪,梦幻诗意阁。


【题解】


锦溪保留着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,三十六座桥坐落在古镇的五保湖上,这里的天然美景曾吸引宋孝宗、陈爱妃亲临,陈爱妃就在五保湖畔建立了水冢,后来凭吊陈爱妃的上层人物很多,古今的情景不逊于长河一样多。当你走进锦溪画廊,就像进入梦幻般的仙境一样。


SHUSHANGWEI

 上架发行 


· 本书已上架树上微出版官网

· 本书已上架淘宝店铺

· 本书已上架孔夫子网


· 本书已上架拼多多网站


树上微出版惊喜不停,活动不断,现在出版大陆纸质书可以免费赠送电子书制作服务,让你的作品出现在掌阅书城、京东电子书、当当云阅读、微信读书、九月网等平台,供全网读者阅读!


· 本书已创建百度百科词条


词是一种抒情、记事的载体。时代在不断地变化,与时俱进,记载时代发展成果的字符也在跟进。


词与诗、曲并列,有独立的文学地位,或豪放,或婉约;或叙事,或抒情。既有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的三重境界,也要有天赋,还要有毕生积累。


词中既要有生动的形象,又要有严密的逻辑,让人一见倾心,一定要有闪烁其间的“亮点”、浓郁的书卷气息,还要高扬人文精神,诗情画意飘逸,哲理光芒闪烁,具有充沛的情感、丰厚的底蕴。


由于作者水平有限,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。希望读者多多赐教。


——郑李平



SHUSHANGWEI

定制出版 专业为你

专业编辑免费咨询